把爱好当作事业是不是长久之路
个人题解: 当代社会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爱好,当我们把象牙塔里珍藏的美好爱好当作致力追求的事业时,它是会中道崩殂,在社会现实的压迫下终究无法长久;还是会在爱好的驱动下,不断地披荆斩棘,让事业长久下去。
符号说明:“–>”代表逻辑链上的推导过程,“–||–”代表逻辑上并列的关系
辩论赛复盘
立论:
正方:把爱好当作事业是长久之路
定义方面:
- 爱好:人们热爱并愿意为之投入时间精力的事物
- 事业:具有一定目标并长期从事的活动
判断标准:
在主观上是否有意愿长久地做下去,在客观条件上是否允许长久做下去
论点:
- 在主观上我们更愿意把爱好变成的事业长久地做下去:以爱好为事业让我们收获更高的积极情绪价值(迪尔卡姆的社会学理论)–>积极情绪价值为工作提供更多动力,帮助克服更多困难(情感认知理论)–>克服困难之后获得的成就感形成正反馈–>最后形成积极的正反馈循环,这使得我们能够在主观上长久地做下去
- 客观条件支持我们将爱好转化为可持续的事业:年轻人的主流爱好具备市场潜力(《2024年Z世代新兴趣报告》年轻人每月在个人爱好上的平均花费为1645元)–||–年轻人的主流爱好具备广泛受众基础(游戏、阅读、音乐是年轻人最为热衷的三大爱好,其中电竞行业2022年用户数量已经增至5.15亿)–>把爱好当作事业具有长久的可行性,能够带来广泛的收入来源(例如职业coser卡西月收入在2~3万间浮动,而非头部、粉丝量小于10000的coser日均接单价不低于100元)
反方:把爱好当做事业不是长久之路
定义方面:
- 爱好:以兴趣为驱动,在业余时间进行的具有娱乐属性的事项
- 事业:将余生大部分精力情感投入其中,并期望实现社会价值的事情
判断标准:
爱好和事业能否自洽地融合
论点:
- 以爱好为事业无法承担事业所需要的责任:(爱好侧重娱乐属性而未侧重能力提升–>把爱好当作事业难以达到长久事业所需的能力水平)–||–年轻人爱好对应的职业的社会需求小–>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较低–>难以承担社会责任–>社会责任缺失的社会压力较大无法支撑事业持续
- 事业会破坏爱好存在的根基:爱好对于内在动力和自主掌控有较高要求(爱德华德西心理学理论)–||–而当我们将私人化的爱好置于事业的社会化标准之下时,事业里物质化的奖励、外界监督的引入会破坏爱好的内在动力和自由属性(尼斯比特实验;《成功,动机与目标》)–>爱好在事业标准下会被消磨
个人思考
不论是正方强调的热爱属性,还是反方强调的娱乐属性,其实都是展现了爱好的不同面相,并且都没有否认对方所指的属性。故而正反方所说的持方利好都存在。
所以我们既不否认爱好带来的积极情绪,也不可忽视事业压力对于个人爱好的规训与解构
在此对于双方各有一些疑问(或者是思考吧)
对于正方的积极情绪的正循环:
- 今天如何论证在事业需要克服困难的时候就能够产生积极情绪呢?积极情绪是在事业时期时时刻刻产生的吗?
- 如果在事业时期产生了一个失败,那是不是会产生一个消极情绪,而这个消极情绪是不是按照对方辩友的逻辑也会形成循环?这两个循环之间如何论证孰强孰弱呢?
对于反方所说的年轻人爱好的薪资:
- 今天反方从何处论证出来年轻人的爱好所对应的事业薪资低?哪怕有数据,如何论证出来以爱好为导向的年轻人在从事这样的事业时也会偏低呢(因为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因为爱好而参与到这些事业中的)?
- 今天年轻的薪资低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说维持事业需要多高的薪资呢?如何论证到年轻人的薪资已经低到了无法承担事业的地步
- Title: 把爱好当作事业是不是长久之路
- Author: Embrace Fire
- Created at : 2024-11-14 20:23:06
- Updated at : 2024-11-25 22:08:29
- Link: https://fzw-codelearner.github.io/2024myblog.github.io/2024/11/14/LoveToCareer/
- License: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
Comments